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零二章 饬海防(五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闽商的照顾才能屹立不倒,可别真的就把自己当一回事了!

    陈瑀没有停留,继续南下,坐在战船上,那戚景通不解的问陈瑀道:“为何不就地正法了那两个千户?”

    自从跟了陈瑀之后,戚景通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,看到的大明丑相也是越来越多,在陕边的时候戚景通本还不想跟着陈瑀,可是现在看到陈瑀所做的一切,其实一点点不比陕边要来的安全,所以打心底还是很佩服陈瑀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这小子具备谋略和铁血手腕,这两点做的比杨一清真的是有过之无不及!

    “拿人是一定要拿人的,可是拿人之后呢?”陈瑀喃喃的道,“我还没有想到详细的计划,所以现在不适合缉拿,再者,也算是给那两个千户一个机会吧,你让内厂的人给我盯着舟山那边,随时汇报。”

    戚景通点了点头,陈瑀说的不错,现在他也知道陈瑀的行事风格,通常都是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才会下手,他之所以现在没下手,怕还是对那两人有所忌惮的。

    陈瑀的巡洋船继续在前进,他在甲板上摊开了地图,感受着凛冽的海风,确定了下一站停留的地方。

    陈瑀选择了大小磨山,魏文礼奇怪的问道,“这里没有军事守备,也没有沿海的海民,为何要听在这里?”

    陈瑀没有回答,指着地图上舟山东边的大衢山、岱山两地,问道:“这里是不是也没有军事守备和海民?”

    魏文礼点了点头,“太祖皇帝曾在此处设置昌国卫,屯兵戍守,洪武二十年曾让信国公汤和经略浙江海防,他考虑舟山诸岛孤悬与外,若遇战事,百姓孤立无援所以全都迁徙到了内地,且把昌国卫迁到了象山,也就是现在的昌国卫。在舟山留存了中中和中左千户所,隶属定海卫。”

    “现如今舟山上的民户也仅有五百余人罢了!”

    陈瑀听完之后揉了揉脑袋,还是夸了一句魏文礼,“让你经略浙江海防是没错的。”

    “下官万分惭愧!”魏文礼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“这里极有五谷之绕,又有鱼盐之利,若是放弃了这一片海防,岂不是给倭寇绝佳的休憩机会?他们可以借此作为跳板,增加补给,然后入侵内陆!”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,放弃舟山诸岛不得不说是一次军事上极大的失误!”魏文礼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,“一旦这里设置一卫,那就是阻挠倭寇西来的天蛰,倭寇若想再次入侵无异于登天。”

    魏文礼继续道,“这里只要发烽火,不出几个时辰,舟山的后续部队就会赶到,倭寇根本无法逾越,加上淡水资源不足,怕倭患也就此熄灭了!”

    陈瑀点了点头,“只是这里荒山四起,也只能靠着沿海的鱼盐之利罢了,若是真的将百姓迁徙回来,加上厚重的赋役,怕他们还会逃跑的。”

    “陈大人倒是考虑的多,这一点下官自是没考虑到。”魏文礼很是佩服陈瑀。

    “可若是减赋呢?”陈瑀自言自语的道。

    “那定很多人愿意前往!”魏文礼眼中露出一抹精光,“若是这一块海防真能建起,将是极大的好事啊!”

    说话间,几人便来到了大小磨山,这里算是一块孤岛北临普陀山,西边是沈家门,在像西边去就是崎头,从这里登陆宁波府是个绝佳的地方。

    所以单看军事位置,大小磨山显得也是十分的重要,话又说话来,舟山附近的岛屿都十分的重要,所以在这里建立一卫就显得那么的重要了。

    大磨山岛屿很宽,去沈家门曰半个时辰的航船时间,这里百草丛生,越是像内陆,陈瑀就发现这里是灌溉粮食的绝佳之地,这里土地肥沃,利于种植。

    又考量了一下四周的淡水资源,陈瑀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。

    戚景通不解的问道,“大人,您笑个什么劲?都是谢枯草。”

    “恩。”陈瑀笑道,“就是因为这些枯草,这里倒是可以选择试点的地域!”

    “啥?啥意思?什么叫试点?”戚景通问道。

    “粮食试点地,渔民试点地!”陈瑀道,“这里靠近沈家门,有军事保护,又靠近内陆,所以在这里试点最好不过的!”

    戚景通大眼瞪小眼,显然不知道陈瑀这句话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离开之时,陈瑀又一次将自己的计划、见解、以及大磨山上的土地环境一一写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大人,我们现在要去哪里?还要南下么?”魏文礼见陈瑀写完,才上去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用,东航去岱山、大衢山看看!”

    “大人……”魏文礼听闻陈瑀的计划,欲言又止。(未完待续。)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