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38章 王府早课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君被立为蜀王,也会非常高兴的。”

    杨轩内心大喜,在其肩膀上亲亲拍了几下,以示亲昵,然后说道:“郡主,你能如此识大体,实乃为夫之福啊,你那些蜀藩宗亲,他们不会没什么意见吧?”

    朱淑颍收拾笑容,转头看着男人说道:“夫君,甲申之乱后,残留的蜀藩宗亲不过四五十余人而已,人多心杂,反对的当然也有。

    德阳王最先也有点想不通,二叔(富顺王)多番劝诫,他们方才应允。”

    感到内心实在多疑,自己被拥立为蜀王,人情世故,即便一般老百姓也会认为王后当郡主莫属,世子当武儿莫属。

    当日拥立之时为安抚众人,杨轩也如此宣布,在那之后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典礼,大概大家认为事急从权而已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一再询问王后、王妃礼服是否准备妥当,相当于正式承认当日许诺。

    在获得旧日蜀藩宗亲支持的同时,最重要的是获得辖下官员将领支持。

    进城那天,四钏巡抚吴兆元、布政使严锡命等人率领一干官僚前来迎接,本来就是一种变相承认,现在只是需要另一种承认而已。

    这天早上七点,CD)府大小官员200多人来到承运殿议事,算是正式承认杨轩蜀王的身份。

    大明王朝除了规定每天早朝礼仪之外,更规定地方官员需要定时参拜在地藩王。

    就拿大明的早朝说起吧,每天凌晨5点钟前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,大臣就要排好队伍;

    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,宫门开启。百官依次进入,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。官员中若有咳嗽、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,听候处理。

    通常,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,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。

    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,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,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.

    为了开早朝,很多官员更是要穿过半个北京城,如此很多早上3点钟起床,如此风雨无阻,简直比囚犯还不如。

    听大家描述,杨轩感叹这个比地主家的长工还不如啊,地主家长工也要等到天亮之后才会上工啊。

    再说了很多低品官员住得太远,那更是苦不堪言啊。

    对早朝制度,万历帝时张居正曾经改为3,6,9上早朝,如此方稍稍减轻官员负担。

    古代讲究以礼治国,不要说朝廷早朝,就是地方官员定时觐见在地藩王,也一点不敢马虎。

    在明朝中叶,地方藩王成为一个个高级囚徒被囚禁在王宫之中,即便如此,地方官员也需要定时觐见藩王,禀报地方大事。

    与那些没有实权的地方藩王不同,杨轩手握重兵,主要官吏都为自己任命,在地方上说一不二,与土皇帝无二。

    现在回到王城,第一次觐见,大家一点也不敢马虎。

    这天早上,在CD)的七品以上文官100余人,五品(游击)以上武官100余人早早的来到蜀王府正门前面。

    让大家惊讶的在蜀王府正门旁边放了一个大明灯漏

    在古代中国钟表经历了殷商日晷———春秋漏壶———东汉浑天仪———唐朝水运浑仪———北宋水运仪像台———元朝的大明殿灯漏和五轮沙漏,可以说大明灯漏代表中国计时的一个最高水平。

    这大明灯漏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创制,利用水流原理,漏斗里面的水通过龙嘴里面流出,漏斗里面的龙珠随着水位变化而反应时间变化,而达到计时作用。大明灯漏最大的妙处在与每个一刻钟可以自动报警,以提醒人民。

    过去在很多城市交通枢纽部分都建有钟楼,以达到提醒民众的作用。

    现在看到昔日蜀王府承运门,今日蜀王大门外竟然摆着一个钟表,大家都惊异不已,很多人更是感到啧啧称奇。

    当时间到到达6点30后,正门徐徐打开,众人鱼贯而入,按照品阶高低站好位置之后,看到杨轩来到承运殿前安坐之后,大家纷纷向蜀王叩头请安。

    看到数百人向自己跪下,杨轩内心感到受宠若惊,起身搭理之后,让大家坐下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