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169 赐婚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

    夜幕低张,一盏盏彩灯照亮了天元寺内外每一个角落,花园里更是多了数十盏大而华美的宫灯。菊花酒和各式素斋都摆上了桌案。

    此时人们对往日里闻之无不口舌生津的美酒佳肴,都不敢表露出太大的兴趣。上座延庆帝端坐着一动不动,天元寺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分列两侧,垂目捻动佛珠,令习惯看上头脸色、又听到某种风声的官员们噤若寒蝉。女宾席因男宾席的安静而安静。

    千百人的花园里,只有风声低吟。

    “慕容迟”没有列席,推说“累极”,不来赴南楚君臣的欢宴。

    累极,大家心照不宣。能够让有冰山战神之誉的北晋二皇子说累极,可见乔家三小姐的战斗力极强,只可惜那样一个尤物,芳踪已逝,直令在座的男人扼腕。

    延庆帝慈眉善目的方脸上看似平淡,内心早已被大火烧成焦炭。

    黄昏时分内侍来报简凤朝身受重伤,经太医和天元寺住持联合救治,简凤朝性命无忧,武功全废。拘来简凤朝身边的内侍审问,延庆帝才知设的局出现偏差,与简凤朝在果园里颠鸾倒凤的人,不是镇北侯府沈四小姐,而是信王府世子。据内侍讲,应当是简凤朝强上简少华,被激愤的简少华踢了一脚,踢得吐血。

    也不怪内侍们如此推断。

    身为简凤朝的亲近侍者,他们都知道简凤朝根本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,武功不说极好,等闲人近不得他的身,而信王府世子简少华,众所周知胎里弱症的病怏子,却有着俊美无俦的容貌,长安第一美女褚嫣然也比之不及。这两个人在一起。光溜溜的寸丝不挂,不是简凤朝把简少华当肉吃了,还能是什么?

    至于沈四小姐去了哪里,简少华为什么会在果园里,没有人知道。

    延庆帝把那几个随简凤朝去果园的内侍都关了起来,派人严加看管。倒不是说这几个内侍能得活命,而是延庆帝有所忌惮,不想在佛门圣地妄下杀手。

    大家族同气连枝。堂兄弟堂姐妹与亲兄弟亲姐妹没有区别。简凤朝强吃简少华,这种事情一旦为人所知,简凤朝永远抬不起头来,别说册封太子,怕是要被按察院弹劾为庶民的,宫里那位老寿星也不会放过简凤朝。简少华病弱又绝美,极得老寿星怜惜爱重。

    延庆帝的目光转向座中的信王父子。

    信王在看简少华,面有忧色。简少华容色阴沉如水,那红肿的嘴唇却透着分外妖娆的艳色。

    延庆帝心头冷笑。病弱?隐藏得够深,废了简凤朝的武功,岂是一个病弱之人随便一脚能做得到的。

    简少华纵有千种杀意,手再狠,也不敢真杀了简凤朝。简凤朝是当朝皇子,想杀害皇子却不抵命,除非有绝对说得通的理由,而被简凤朝吃干抹净这个原因,简少华绝对说不出口,都是要羽毛的人。谁也不会让别人得知兄弟断袖的丑事。

    可是要让简少华被吃干抹净而无动于衷。简少华绝对意难平。这才有了简凤朝的武功被废。简少华既出心头之气,又令简凤朝伤重不起再也想不得帝位,却是情急之下算错了地方。

    若在长安,太医对简凤朝还真就是尽人力听天命,可在天元寺,住持不得不自损功力相救简凤朝,天元寺数百僧众的性命都捏在延庆帝一念之间。多少年的交道打下来,住持还能不了解延庆帝?

    结果,住持力竭倒下,简凤朝武功虽失,身体得以与常人无二,没有留下后症。

    延庆帝微笑着一颔首,挂起他弥勒佛的慈善笑容:“朕与众卿在鹿山登高,共度重阳佳节。也有多年,多年来倚仗众卿忠心勤勉。方有如今南楚的锦绣天下,朕心甚慰。”举起面前的金龙杯,“朕借天元寺的菊花酒,向众卿聊表谢意,还请众卿不改忠心,更加勤勉,共保南楚江山永固!”

    文武众臣纷纷起身作揖礼,饮尽杯中酒,同声道:“谢陛下,臣等自当忠心报国,为陛下鞠躬尽瘁。”

    百花台上响起沉郁而威武的鼓声,鼓声后,丝竹骤起,笳角鼙鼓,旌旗剑戟,一百名年轻士兵起舞,鲜亮的戎装,矫健的身姿,引来一片赞叹,直激起座中少年郎满腔热血。

    重阳晚宴就算正式开吃。百花台上时而歌舞,时而杂耍,长亭里即便延庆帝高坐,可他那慈祥爽朗如弥勒的笑容,令年轻人觉得比家中长者还亲切,不知不觉变得十分轻松,口中不时爆出喝彩之声。

    沈雪专心致志对付眼前的素食。

    一般人都觉得寺庙里的素斋十分好吃。其实有个原因在内,僧人是修行人,修行自是要与俗世相隔,于是寺庙通常修建在城外的大山里,善男信女到寺庙烧香拜佛,有钱人家骑马坐车,颠簸一两个时辰方才到达寺院,肚腹早已空空,饥不择食,素斋美味便渐渐形成一种概念,所谓庙在深山素食香。

    天元寺的素食却是真正一绝,入口即化,齿颊生香,余味无尽,有道是吃一回天元寺的素斋,三月不知肉滋味。

    沈雪在对付素食的同时,眼角的余光不时扫一下沈霜霜。因为一时想不通沈霜霜用的什么办法把自己引到“慕容迟”那里去,沈雪不得不对沈霜霜多两分戒心,重生女似乎都带有光环。沈霜霜脑子不大灵光,不代表她真是废物,长安第一才女那是一路斩将夺旗赢来的,自己一个轻瞧险些吃了大亏,可见任何人都不能小视。

    千佛壁那边亮起两排宫灯,简凤朝在宫娥的搀扶下缓缓走来,并不见他有多大虚弱之相,只是原有两分苍白的脸色又添了两分苍白,眼角的鱼尾纹也深了两分。

    来到延庆帝座前,简凤朝行君臣礼,延庆帝神色淡淡,挥手赐座。随即与披着金红色袈裟的班首娓娓话语。

    众臣三两交头接耳,低低谈起探得的只言片语,有揣测简凤朝受伤原因,有估量出手伤人的悍徒,有叹服天元寺高人深藏,不一刻又议论起乔家,乔阁老撞墙死后,乔三小姐跟着撞墙而死。有怀疑乔阁老真做过那等事,有唏嘘乔三之死倒全了孝女之名,有担心乔家失去顶梁柱会撑不住。话语的声音都压得极低,甚至以手蘸酒在桌案上书写。

    沈雪眯着眼看简凤朝徐徐落座,看他在内侍的环候下垂眸进膳,便把目光转向简少华,但见得简少华容色铁青,两眼怒火熊熊,恨不能立刻将简凤朝烧死。

    沈雪没有忽略简凤朝悄悄翘起的嘴角。以及悄悄向简少华睃去的眼波,心中悚然一惊。

    果园里两个人攻守互推得不亦乐乎,此时此刻,相比四十岁的简凤朝那份中年人独有的沉稳无波,二十多岁怒形于色的简少华显然落在下风,简凤朝露出来的段数要比简少华高得多,这不仅是年纪的差异,更是阅力、心智的差异。

    意欲夺回帝位的信王府,如果事成,延庆帝父子难逃一死。如果事败。信王府必定灰飞烟灭,可若是简凤朝登基,简少华很可能要被简凤朝养在宫里,夜夜贡献黄瓜和菊花。

    沈雪望着眼前的菊花酒和菊花茶,再也喝不下一口,嘴里的素食也不再有鲜美的味道。

    这事儿,她和慕容迟似乎做得过火了。怎么说简少华也奋勇跳水救她一命,刑部公审算作她还清简少华的救命之恩。果园之事已经发生,无可挽回,就当是简少华逼她为妾而付出的代价吧,从今以后两不相欠,至于信王父子那值得同情的遭遇,与她无关。

    沈雪抿抿唇,失笑。简家父子兄弟这般上窜下跳,倒似是一群小丑。浑不知外力入侵,简家王朝大厦将倾。

    海鲨在慕容迟及北晋势力的支持下,已经展开对文臣第一家的报复,乔家这棵大树根死倒下,将砸得南楚朝野尘土四起,而长安的防务又落入慕容迟的手里,稍假时日,慕容迟必能真正掌握十万御林军。

    沈雪把目光转向同列侯爵席的沈家大姑奶奶沈雲雲,暗暗磨牙。

    慕容迟说,只有海陆空三人知道他的意图,嘁嘁,他倒是忘了东安侯府的人。

    孔淑宁口口声声说是叶超生亲手脱了她的衣裳和鞋,现在想来应该真有其事。慕容迟告诉她,绑架孔淑宁是海鲨带人干的。他一面以叶超生的身份出现,令孔淑宁在众人面前咬定他们私相授受,一面请沈雲雲出面假说他与郑伯豪斗了一天棋,结果使孔淑宁颜面尽失,最终被孔家送进家庙。

    在叶超生的身后,还有个屁颠屁颠的郑叔俊。

    堂堂东安侯府,居然成了北晋的奸细!

    沈雪想了想,还是拈了一块冰糖放进茶碗,端起菊花茶喝了一口。茶就是茶,不干别个事。

    像东安侯府这样的,慕容迟手里不止一个吧。

    沈雲雲已知夫家投靠北晋,想来不会坐视娘家被灭。沈凯山述职回到长安,沈雲雲很可能开始游说。久在北疆与晋军相抗的沈凯山,当知晋军战力十年来突飞猛进,面对慕容迟亲领晋军主力,抗争到底,必将会付出全军覆没的代价。

    前几日,沈雪在老侯爷的书房里看书,偶读沈家家谱,了解到沈家先祖秉承忠孝礼义的行为准则,可谓世代忠良,但每一代家主都以保存沈家为至上目标。君王与家族,两者能够共存,沈家家主会选择忠君,两者不能共存,沈家家主将依祖先遗命,选择爱家。

    三十万沈家军,那是很有分量的筹码,于晋,于楚,不管于谁,沈家都会有足够的底气。

    投晋,这个难启的盖子,由沈雲雲去撬吧。

    沈雪抬手将鬓角的散发撩到耳后,下意识捏了捏耳垂,忽然想起来,刚才在竂房里洗漱没洗耳朵,耳垂上应该还沾着慕容迟的口水,一念及此,不由得脸上一热,想前世的他一身军绿戎装,想今世的他长发轻袍。沈雪叹了口气。觉得自己的桃花运真是灿烂极了。

    丝竹声停,严德妃开口说话,意思是今年的重阳很热闹,有几家少年郎相中了可心的女子,家中长辈求到她这里,延庆帝深觉成全佳偶乃人间美事,便由严德妃出面赐婚,给这些妙人儿送福。

    那几户人家纷纷上前谢拜延庆帝和严德妃。领着旨意高高兴兴回席。长亭里一时热闹起来。

    严德妃掩口咳嗽两声,道:“定国公府赵三小姐,镇北侯府沈四小姐,请上前来。”

    长亭里忽地安静下来,一双双目光都落到赵青莲和沈霜霜的身上,延庆帝这是要乘兴给这两位贵女指婚吗?这两位贵女,出身高贵,更兼才貌双全,哪两户人家当得起呢?

    赵青莲的脸色刷地惨白。沈霜霜的脸色更是惨白得透明。

    定国公夫人和赵氏跟着站起来,各扶自家女来到上座前,盈盈行君臣礼。

    有内侍向前几步,恭恭敬敬捧着金灿灿的黄绫,尖声道:“赵三小姐,沈四小姐,接旨!”

    定国公夫人和赵氏带着赵青莲和沈霜霜一起跪倒。

  &nbs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